最新文章

中医

这个分类没有描述

查看所有
  • 别名 铁扇子、蚕叶 功效作用 疏散风热,清肺润燥,清肝明目。用于风热感冒,肺热燥咳,头晕头痛,目赤昏花。 英文名 FOLIUM MORI 始载于 《神农本草经》 毒性 有毒(一说无毒) 归经 肺经、肝经 药性 寒 药味 甘、苦 桑叶是桑科植物桑的干燥叶,又名家桑、荆桑、桑椹树、黄桑等,全国大部分地区多有生产,具有降血压、血脂、抗炎等作用; 药材学名 Folium Mori。 英文名 Mulberr…
    6 评论:0 时间:
  • 别名 蝉退、蝉衣、虫蜕、蝉壳、蚱蟟皮、知了皮、金牛儿、蜩甲、伏蜟、枯蝉、蜩蟟退皮、蝉退壳、催米虫壳、唧唧猴皮、唧唧皮、热皮、麻儿鸟皮、伏壳、蝉甲、蝉脱、仙人衣 功效作用 散风热,宣肺,定痉。治外感风热,咳嗽音哑,麻疹透发不畅,风疹瘙痒,小儿惊痫,目赤,翳障,疔疮肿毒,破伤风。 英文名 PERIOSTRACUM CICADAE 始载于 《药性论》 毒性 无毒 归经 肺经、肝经 药性 寒 药味 甘 蝉…
    6 评论:0 时间:
  • 别名 白金条[侧根名]、白龙须[须状根名]、八角王、八角梧桐、八角将军、割舌罗、五角枫、七角枫、野罗桐、花冠木 功效作用 祛风除湿,舒筋活络,散淤止痛。用于风湿关节通,跌打损伤,精神分裂症。 英文名 China Alangium 始载于 毒性 有毒 归经 药性 温 药味 辛 八角枫别名白金条[侧根名]、白龙须[须状根名]、八角王、八角梧桐、八角将军、割舌罗、五角枫、七角枫、野罗桐、花冠木,为八角枫…
    5 评论:0 时间:

传统节日

传统节日

查看所有
  •   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。根据史籍的记载,“中秋”一词最早出现在《周礼》一书中。到魏晋时,有“谕尚书镇牛淆,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”的记载。直到唐朝初年,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。《唐书·太宗记》记载有“八月十五中秋节 ”。  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,至明清时,已与元旦齐名,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。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。   根据我国的历法,农历八月在秋季中间,为秋季的第二个月,称…
    28 评论:0 时间:

名人传记

中国名人传记

查看所有
  • 周敦颐(1017年—1073年7月24日),原名敦实,字茂叔,后避宋英宗讳,改名敦颐,号濂溪,学者称濂溪先生。道州营道县(今湖南道县)人,北宋官员、学者,是北宋宋明理学理论基础的创始人之一。 出生 周敦实 1017年 逝世 1073年7月24日 知名作品 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通书》、《爱莲说》 配偶 元配 陆氏(陆参之女) 继室 蒲氏(蒲宗孟之妹) 儿女 长子 周寿(母陆氏) 次子 周焘(母蒲氏) 父…
    11 评论:0 时间:
  • 司马迁(前145年—前86年?),字子长,世称“史迁”、“太史公”、“历史之父”,龙门(今陕西韩城)人,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。司马迁所撰写的《史记》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,创作《史记》的过程中,秉承了他对史实真实性和客观性的坚持,他的史学方法严谨,以事实为依据,不涉及个人观点,被誉为“史家之镜”。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,被后世尊称为史圣,又因曾任太史令,故自称太史公。…
    18 评论:0 时间:
  • 孔子(公元前551年9月28日―公元前479年4月11日),子姓,孔氏,名丘,字仲尼,春秋末期鲁国陬邑(今山东曲阜)人,祖籍宋国栗邑(今河南夏邑),中国古代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。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,倡导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。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,晚年修订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六经。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,有弟子三千,其中贤人七十二。孔子去世后,其弟子及…
    25 评论:0 时间:

名胜古迹

中国名胜古迹

查看所有
    该分类下没有文章

地区

地区文化

查看所有
  • 洛阳市(邮政式拼音:Loyang)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的地级市,河南省及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,是河洛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。有十三个正统朝代,和二十多个政权将洛阳设为文化、经济、行政中心,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、4000多年建城史和1500多年建都史,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、历时最长的城市。洛阳也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城市和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。 洛阳有三项六处世界文化遗产和四项五处5…
    5 评论:0 时间:
  • 海州地方,婚事延续过程较长,一般从十二岁定婚前聘媒开始,至十八岁结婚后一个月结束,约六七年之久;个别的“指腹婚”和“抱怀婚”,则时间就更长了。概而言之,人们对婚姻的祈求只有三件事:一对称心的夫妇(侧重予娶个好媳妇);早生多生孩子,孩子长大能做状元;夫妻白头偕老,生活富裕。    戳锅腔祈婚 无论男女,一般都在六至十二岁间定婚(俗称定亲、说亲),如果在十三四岁或十六七岁仍无人提媒定亲,就要祈求神灵相…
    25 评论:0 时间:
  • 周敦颐(1017年—1073年7月24日),原名敦实,字茂叔,后避宋英宗讳,改名敦颐,号濂溪,学者称濂溪先生。道州营道县(今湖南道县)人,北宋官员、学者,是北宋宋明理学理论基础的创始人之一。 出生 周敦实 1017年 逝世 1073年7月24日 知名作品 《太极图说》、《通书》、《爱莲说》 配偶 元配 陆氏(陆参之女) 继室 蒲氏(蒲宗孟之妹) 儿女 长子 周寿(母陆氏) 次子 周焘(母蒲氏) 父…
    11 评论:0 时间:

婚礼

这个分类没有描述

查看所有
  • 新娘子用红围巾将头蒙上,这块红布一般要三尺见方,即是一平方米,叫「盖巾」,俗称盖头。盖头这种婚俗,有的说是为遮羞﹔有的说是古代掠夺婚的遗存,新娘子盖头一蒙就找不到回去的路了。 但是在古代时,这种风俗使许多人能包办婚姻,买卖婚姻等等。这是因为新娘子上轿时便将头蒙上,一直到下轿拜堂,入了洞房后,才能由新郎掀开,新婚夫妇才得以互相见面。悲剧像「红楼梦」就是因为这个习俗而引起。
    14 评论:0 时间:
  • 喜帖信封写法Sample:喜帖信封中文写法 对于喜帖信封的写法,很多朋友都可能会觉得十分困难。对的,因为我们现在大都不会用写信的方法去沟通,所以对于囍信封的写法也不免会有很大的疑问。 其实喜帖信封的写法不太困难,一般来说,在信封的右边会写上「送呈」,而在人名的下方会加上「台启」,这是最基本的囍帖信封写法。 在宾客名字的右上方,一般都会加上称谓;当然,这一般是指发给亲人的请帖而言,如果是发给朋友的,…
    5 评论:0 时间:
  • 中式喜帖与囍帖:红色的结婚喜帖 在中国,红色意味着吉祥。一切表示喜庆、吉祥的,都离不开红色。过节过年,要张贴大红对联;嫁女娶妇要披红挂彩;生了孩子要送红鸡蛋;结婚喜帖也不例外,一般都会以红色为喜帖的主色。其实,中国并不是从一开始就用红色表示吉庆的;在远古时代,我们的祖先曾用过黄色代表喜庆,也曾用过黑色和白色代表喜庆。 据《史记.高祖本纪》记载:『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,徒多道亡。自度比至皆亡之,到…
    5 评论:0 时间:

文化圈

中国文化圈

查看所有
  • 19世纪以前,历史只能透过画家的笔、文人的墨水流传后世。随着照相技术发明,人们透过镜头捕捉稍纵即逝的瞬间,将片刻化为一张张照片,流传为永恒。日治时期崇尚西化,台湾人也开始接触这种摩登的记录方式,新式的「写真馆」林立于大街,官方或坊间出版不少写真帖或绘叶书,上流社会也时兴留影纪念的风尚。当时的照片留存至今,诉说着一段段属于台湾人过去的故事,是难能可贵的历史资料。 本次台湾女性档案百年特展,即挑选了日…
    16 评论:0 时间:

民间艺术

中国传统艺术,民间艺术

查看所有
  • 方劑歌訣-21 癰瘍劑 :  仙方活命飲 仙方活命金銀花,防芷歸陳穿山甲; 貝母花粉兼乳沒,草芍皂刺酒煎嘉; 一切癰疽能潰敗,潰後忌服用勿差。 連翹敗毒散 連翹敗毒山梔羌,柴桔歸芎芩芍防; 紅花牛蒡升玄薄,清熱解毒活血良; 癰疽初起能消散,腮腺炎種又何殃。 五味消毒飲 五味消毒療諸疔,銀花野菊蒲公英; 紫花地丁天癸子,煎加酒服效非輕。 銀花解毒湯 銀花解毒地丁翹,犀角丹皮夏枯草; 再把川…
    24 评论:0 时间:
  • 方劑歌訣-20 湧吐劑:  瓜蒂散 瓜蒂散用赤豆研,散和豉汁不需煎; 逐邪催吐效更速,宿食痰涎一併蠲。 三聖散 三聖散中有藜蘆,瓜蒂防風薤汁入; 胸中濁痰盡可祛,食物中毒能吐出。 急救稀涎散 稀涎皂角與白礬,急救可祛膈上痰; 中風昏迷屬閉證,功能開竅又通關。 鹽湯探吐方 鹽湯探吐千金方,乾霍亂證宜急嘗; 宿食停脘氣機阻,用之及時功效良。
    22 评论:0 时间:
  • 方劑歌訣-19 驅蟲劑:  烏梅丸 烏梅丸用細辛桂,黃連黃柏及當歸; 人參椒薑加附子,溫腸瀉熱又安蛔。 理中安蛔湯 理中加減可安蛔,參朮苓薑和椒梅; 腹痛便溏因蟲擾,辛酸伏蛔蛔自摧。 連梅安蛔湯 連梅安蛔蜀椒柏,更有檳榔雷丸協; 蛔擾煩噪兼厥逆,總因肝胃蘊實熱。 肥兒丸 肥兒丸內有使君,豆蔻香連麴麥檳; 豬膽為丸熱湯下,疳蟲食積一掃清。 布袋丸 布袋丸內有四君,蕪荑蘆薈共調勻; 夜明砂與…
    11 评论:0 时间:
个人中心
购物车
优惠劵
今日签到
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
搜索